|
湖南韶山
|
|
毛澤東廣場
毛澤東廣場改擴建工程,以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為建設業(yè)主單位,由湖南省建筑設計院負責設計,于2008年7月3日破土動工,市政施工由湖南科華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全部工程于2008年12月20日竣工。廣場總面積102800平方米。其中,瞻仰區(qū)1500平方米,紀念區(qū)1700平方米,集會區(qū)6300平方米,休閑區(qū)93300平方米(含瞻仰大道面積:長183m×寬12.26m=2244平方米,農(nóng)田面積20畝)。廣場總投資6600萬元。廣場毛澤東銅像重3.7噸,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著“10.1”國慶,更象征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以集會區(qū)為正負零銅像總高度14.5米。銅像朝向為東偏北51.5度,背靠韶峰,面向毛澤東同志故居。主席身著中山裝,左胸前掛著“主席”證,手執(zhí)文稿,目光炯炯,面帶微笑,正視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現(xiàn)了人民領袖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的風采。銅像褐紅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鐫刻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1992年題寫的“毛澤東同志”五個貼金大字。銅像由著名雕塑大師、中國美術館館長劉開渠和他的高足國家一級美術師程允賢設計,國家一級企業(yè)、航空航天工業(yè)部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1993年12月20日上午,江澤民同志專程赴韶山為毛澤東銅像揭幕,毛澤東銅像是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興建的紀念毛澤東百周年誕辰重點獻禮工程。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引鳳山為韶山山脈落脈,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就坐南朝北地建筑在引鳳山下。該館于1963年開始籌建!耙郎桨鴦荩囟宦,鄉(xiāng)村風貌,城市內(nèi)容”,這是1964年修建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時,由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提出的設計原則。根據(jù)這一原則,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創(chuàng)造性地把湖南鄉(xiāng)村格調(diào)與蘇州園林風格相結(jié)合,館內(nèi)布局依坡地形成形式各別、大小不同、高低錯落的內(nèi)院,配以天井、小橋流水、金魚池和花園,幽雅別致,被譽為中國當代園林建筑中的經(jīng)典之作。1964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前夕,又投資2000萬元對原有陳列設施進行了全面改造。目前,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總面積8千余平方米,F(xiàn)有12個展廳為基本陳列,包括《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生平事跡展;4個展廳為專題陳列,包括《毛澤東遺物展》、《毛澤東一家六烈士》等。展廳充分利用了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突出陳列主題。1990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將北京中南海的毛澤東遺物移交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保存。遺物中有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龍紐大印,赴重慶談判時郭沫若贈送的手表,穿了幾十年、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以及毛澤東家庭生活賬單、菜譜等。一件件遺物,無不體現(xiàn)出一代偉人的崇高人格和不朽風范。當人們看到這一件件珍貴的遺物時,領袖的崇高思想、偉大精神、獨特的工作生活習慣就會非常生動地展現(xiàn)在眼前。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從1964年開放以來已接待5000余萬觀眾,其中有70多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10多萬來自世界五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賓。1983年4月,鄧小平為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曾兩次到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參觀。1993年7月1日和2003年10月1日,胡錦濤同志先后兩次來到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參觀,F(xiàn)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已成為全國100個優(yōu)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成為人們緬懷毛澤東偉大功績、領略開國領袖崇高精神風范的理想場所。
毛澤東紀念園
毛澤東同志100周年誕辰過后,韶山村黨總支經(jīng)過慎重研究,大膽支持該村建筑公司與湖北黃岡一企業(yè)聯(lián)合建造毛澤東紀念園,把毛澤東一生中學習、居住、工作和戰(zhàn)斗過的有代表意義的處所,依照毛澤東的生活軌跡,按原物1:1或1:2的比例保真建筑,濃縮地還原于一個生態(tài)公園中。毛澤東紀念園位于毛澤東故居斜對面500米處,占地370多畝,1995年竣工并正式對外開放。除東門、南門兩個門樓外,園內(nèi)復制的主要景點有28個。毛澤東紀念園東門門樓,就像毛澤東的名字所蘊含的意義一樣,也像古代開辟統(tǒng)一中華的英雄們所尊崇的一樣,它面向東方。現(xiàn)代化的造型表現(xiàn)著大寫的“M”,這是“毛”字漢語拼音大寫的第一個字母。按景點的時序走向,東門是紀念園的主門;而按紀念園在韶山?jīng)_的位置以及紀念園主體建筑的朝向,南門也是主門。南門門樓坐北朝南,右前近處蒼松如蓋的小山包,就是著名的小韶山,又稱韶山嘴。門樓的設計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牌坊特色,坡形屋脊?jié)B透著江南建筑的風味,幾根指向藍天的立柱使建筑整體更加峻拔,有點像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的門樓。
|
|
|